切换到宽版
  • 27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看完这4点,就明白为什么林黛玉无法嫁给贾宝玉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288
金币
273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38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直到流完了一生的眼泪,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离世,都没能嫁给她心心念念的贾宝玉。

这是宝黛恋情的凄苦结局,也是多少红迷们的意难平。
从以下几点就能够看出,贾宝玉和林黛玉,不管谈情说爱的时候多么甜蜜,他俩是真的有缘无分。
也就是说说,无论宝黛再怎么深情款款,到最后都无法走到一起。
1 从书名和故事起因可看出,宝黛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曹雪芹一开始便将书名定为《石头记》,主线人设一个是神瑛侍者,一个是用眼泪报恩的绛珠仙草。


等他俩还完了恩情,那是要回归仙班的,怎么能够在人间长相厮守呢?
梦觉主人在1784年为这本书作序时,将书名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
乍一看,便有了红楼的浪漫,再加上虚空梦境的无奈。
宝黛恋情戛然而止,四大家族相继倒台,黄粱一梦,人生惨淡退场也不过如此。
2 林黛玉在贾府身体越养越弱
林黛玉在林家的时候,虽然会为母亲的离世而流泪,但是也没有病到娇弱不堪,动不动就咳的停不下来。


之后林黛玉中途返回林家,远赴数千里为父奔丧,光在路上来回就得奔波数月。
然而当她再次出现在贾府时,整个人却显得圆润一些,一笑一颦也灵动不少。
大概是在自己家里,衣食住行相对都比较自在。
每日的饮食也比较合理,应该是荤素搭配,想吃啥就做啥,不用刻意忌口。
而在贾家的时候,以贾母为首,大家总认为林黛玉的脾胃弱。
尤其说她不能吃肉,给出的理由是不好克化,然后让她吃得很清淡。
同时又像流水席一样,常年不断地提供各种补品和药品,就像养护大病之人一般吊着她的命。
同时林家人口简单,口舌是非自然比较少,所以她的心情应该是放松自在的。
不像在贾府,一睁眼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如临大敌般的面对各色人等。
要知道那可都是些人精,一个个都长了八百个心眼子。
还有寄居在贾家的日子里,不仅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家族内部关系,同时寄人篱下的凄凉感,也使林妹妹时常感到压抑。
这让敏感多思的她更加忧思和焦虑。

贾府的主子们,就这么跟养温室的花朵儿一样。
娇养的结果却差强人意,黛玉的精气神慢慢萎靡。
身子也越来越虚弱,最终妥妥地养成了一枚病秧子。

3 贾宝玉处处留情,林黛玉情深不寿
贾宝玉的人设最初很讨喜。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作为大家族里被千娇百宠的嫡出男孙,没有自视清高,而是尊重所有女孩子。


这些女孩子,除出了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王公女眷,也就是贾宝玉的堂姐堂妹,还有表姐表妹们,以及身边的丫鬟仆从。
甚至在当时被成为下九流的戏子,比如芳官和龄官等。
这些贾家为了元春省亲买回来的小戏子,他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这即便是放到现在也很难得。
但是贾宝玉太儿女情长了,一边和林妹妹说着掏心窝子的情话,发着山盟海誓的愿,一边又处处留情。
他与绯闻女友们从来都不避嫌,更别说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
对表姐薛宝钗不吝赞赏,对表妹史湘云也喜欢的起劲。
而林黛玉在感情方面有洁癖,结果贾宝玉总是在她的雷点上蹦迪。
这也导致黛玉流了那么多伤心的眼泪,在思虑成疾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4 不喜欢黛玉的“祛黛派”,成为压垮她的最后那根稻草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以前就嫉妒小姑子贾敏,也就是林黛玉的母亲。
而黛玉平时又多次表现出爱耍脾气的小性子,所以王夫人对黛玉并不待见。


在抄检大观园前,王夫人就表现出极其嫌弃贾宝玉的大丫环晴雯。
只见她一改平时的和善模样,一脸嫌恶地对王熙凤说:
“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这话就连风风火火的凤丫头都听不下去了,毕竟纤纤细腰,病若西施,这才是描述林黛玉的正确打开方式。
“水蛇腰,削肩膀”,这样多少有些贬低和侮辱女子的词语。
在标榜书香门第的贾府,由当家主母王夫人的口中说出,这是有多么的看不上林黛玉啊?

再加上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总是能够投其所好。
表面上滴水不漏,完美地展现大家闺秀的大度。
对其他人也是面面俱到,这些都很符合王夫人选儿媳妇的标准。
相比之下,林黛玉在王夫人心里,估计连备选项都不是,所以就有了王夫人听从袭人的挑拨。
在贾母还没有把宝黛的感情提上日程时,着急忙慌的赶紧进宫,找身为贤德妃的元春,为贾宝玉和薛宝钗赐婚。
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凑巧。
林黛玉真的很难嫁给贾宝玉,留给人们的也只有一声声的叹息。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288
金币
273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9:39
林黛玉与贾宝玉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剖析
一、个人条件与家族需求的冲突
身体状况的劣势: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常年依赖药物维持健康,这与王夫人期望儿媳“身体健康、能承担家族责任”的需求形成直接矛盾。相比之下,薛宝钗虽服用冷香丸,但外表更显结实,被认为更符合传统对女性的生理要求。
子嗣传承的隐忧:在封建社会,家族延续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林黛玉的病弱体质被视为“无法承担生育责任”的隐患,而王夫人作为家族利益的维护者,担忧其可能导致贾府香火断绝。
二、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林家势力的衰弱:林黛玉父母双亡后,失去原生家庭的庇护与经济支持,在“门当户对”的联姻规则中处于劣势。而薛宝钗虽父亲早逝,但母亲薛姨妈与王夫人是姐妹,且兄长薛蟠(即便不务正业)仍能提供家族联结的潜在价值。
贾母态度的局限性:尽管贾母对林黛玉疼爱有加,但在封建家族利益面前,其个人偏好无法逆转核心决策。王夫人作为贾宝玉生母,对儿子婚姻的干预权重远超贾母的情感倾向。
三、封建礼教与价值观的压迫
王夫人的主观排斥:王夫人因过往与贾敏(林黛玉母亲)的矛盾迁怒于黛玉,且更认同薛宝钗“规劝宝玉走仕途”的价值观,而林黛玉支持宝玉“遵从本心”的态度被视为“妨碍家族利益”。
婚姻制度的枷锁:封建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彻底剥夺了宝黛自主选择权。贾府为巩固地位,需通过联姻强化与薛家的关系,“金玉良缘”本质是四大家族利益交换的产物。
四、命运隐喻与性格悲剧的叠加
神话设定的宿命论:林黛玉(绛珠草)与贾宝玉(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被赋予悲剧底色,其下凡目的是“还泪报恩”,注定无法修成正果。
性格缺陷的催化:林黛玉的敏感多疑与孤傲清高,使其难以融入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贾宝玉的叛逆与逃避,也未能为爱情提供现实层面的保护,最终两人都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这场爱情悲剧不仅是个人意志与家族利益的冲突,更折射出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宝黛的爱情如同一朵绽放在封建寒冬中的昙花,虽短暂绚烂,却终因时代洪流而凋零。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