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原唱之争事件梳理与争议焦点
近日,歌曲《年轮》的“原唱”归属问题引发广泛热议,导致歌手张碧晨与汪苏泷及其团队陷入舆论风波。事件起因于网红旺仔小乔在直播中公开称“只承认张碧晨是《年轮》唯一原唱”,随后QQ音乐平台对歌曲标注进行调整,引发双方粉丝激烈争论。
核心争议点:“原唱”界定的法律与行业分歧
张碧晨方主张:首唱即唯一原唱
依据《著作权法》及行业惯例“首次公开发行即原唱”,张碧晨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随《花千骨》剧集率先发布,且为剧中唯一使用版本,故应认定为唯一原唱。其工作室强调,合约明确张碧晨享有全球永久演唱权,并因争议宣布“今后不再演唱该歌曲”。
汪苏泷方主张:双原唱合法性
汪苏泷作为《年轮》词曲原创者及编曲人,其团队指出创作初期即规划男女双版本,并有项目邮件为证。男声版于2015年6月30日发行,且与张碧晨版共同收录于《花千骨》原声带,故主张“双原唱”定位24。部分网友及粉丝认为,原创者身份应赋予其原唱权益。
法律与行业惯例的模糊地带
“原唱”并非法律明确概念,行业实践中存在“首唱优先”与“创作意图优先”两种标准。例如,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虽非首唱却成为传播关键,而童安格创作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经其本人演绎后才成经典。此次争议暴露了法律定义空白与平台标注差异带来的认知冲突。
事件导火索:网红言论与平台操作的连锁反应
旺仔小乔的争议言论
作为翻唱博主,旺仔小乔在直播中强调“张碧晨是唯一原唱”,被指暗示自身翻唱合法性的同时,将矛盾引向汪苏泷团队。其过往曾因翻唱鞠婧祎《恋爱告急》未标注原唱引发争议,且被曝存在挂素人账号、人身攻击等行为
QQ音乐平台的标签调整
7月23日,QQ音乐率先移除张碧晨“原唱”标签,改为“双原唱”,15分钟后张碧晨工作室发文反击,平台又恢复“唯一原唱”标注。这一反复操作激化了双方粉丝对立情绪。
事件延伸:网红流量争议与行业反思
旺仔小乔的流量争议与路人缘崩塌
演唱会风波:其原定于2025年8月举办的“蒙面演唱会”因“不露脸能否保证真唱”“28首歌仅7首原创”等问题遭批“割韭菜”,最终因“身体原因”延期,并引发退票补偿争议。
过往争议再发酵:早年未获版权翻唱、挂素人粉丝账号等行为被重提,路人缘持续下滑,此次《年轮》言论进一步被质疑为“转移自身演唱会
争议焦点”。
行业启示:原创、表演与传播的权益平衡
原创者权益需明确保护: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的核心著作权未被争议双方否认,但其演唱权益因“原唱”标签模糊受损,凸显创作与表演权益界定的重要性。
平台标注责任:音乐平台对“原唱”“翻唱”标签的规范管理,直接影响公众认知与歌手权益,需建立更清晰的行业标准。
网红翻唱的版权意识:旺仔小乔事件反映出部分翻唱博主对版权标注的忽视,行业需加强对翻唱行为的规范,避免争议扩大化。
事件进展与公众态度
截至2025年7月27日,旺仔小乔已就演唱会延期发布道歉信,但未直接回应《年轮》争议;张碧晨与汪苏泷双方暂未进一步公开对峙,粉丝仍在社交媒体持续争论。多数网友认为,事件本质是“原创者与表演者权益的错位”,呼吁通过合同约定与法律细则化解行业模糊地带,而非聚焦艺人对立。
此次风波不仅是两位歌手的“割席之战”,更折射出音乐产业在版权保护、平台责任与流量时代下的深层矛盾。唯有明确原创、表演与传播环节的权益边界,才能避免类似争议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