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lackpink是否配称“世界第一女团”的争议,需结合其全球影响力、商业成就与专业表现综合判断。以下基于搜索结果的关键信息分析:
一、争议焦点解析
舞蹈表现争议
早期舞台以“刀群舞”闻名(整齐划一的编舞),但近年被批“舞蹈松散”“抢拍”“小动作多”:
朴彩英(Rosé)被专业舞者指出存在抢拍问题,但观赏性仍受认可8。
粉丝认为后期编舞简化,且回归空白期长(超600天),导致舞台熟练度下降。
对比视角:部分观众认为其舞蹈风格转向“姐系自信风”,弱化整齐度,强调个人表现力。
造型与品牌合作
成员手握顶级奢侈品代言(如CHANEL、Dior、YSL等),造型常被批“乱穿”,实为品牌混搭策略:
Jennie(人间香奈儿)、Rosé(YSL全球代言人)等个人商业价值极高,造型与品牌深度绑定。
争议本质是“时尚实验性”与大众审美的冲突,非专业能力问题。
丑闻与舆论压力
结果未提及具体丑闻,但成员个人活动(如Lisa疯马秀、Jennie恋爱传闻)引发过争议,属个人行为,与团体专业性无直接关联。
团体核心争议在于“高傲”“疏于练习”的舆论标签1,但无实质丑闻影响音乐成就。
二、“世界第一女团”的支撑依据
破纪录的商业成就
全球影响力:YouTube订阅量超9210万(超韩国人口),首位突破9000万订阅的KPOP艺人4;单场巡演收入破千亿韩元(约7.3亿人民币),创女团最高纪录。
奢侈品代言垄断:全员手握超10个顶奢合约,开创“人均奢侈代言”先例。
音乐市场统治力
出道专辑横扫14国iTunes榜首1,《Kill This Love》获全球最佳MV;
三代女团中全球流媒体销量、实体专辑销量、巡演规模综合第一
文化符号意义
受邀参加英国海德公园音乐节、科切拉音乐节等顶级盛会,成为KPOP全球化代表;
泰国演唱会引发万人狂欢,印证东南亚统治力。
三、争议本质:本土VS全球的评判差异
本土短板:韩国国内粉丝基数较弱,奖项数量不及少女时代/TWICE6;
全球长板:以欧美市场为核心的商业成功重塑了“第一女团”标准——
“若以经济成功论,她们是女团历史第一”。
结论:称号的合理性与时代性
Blackpink的“世界第一”更侧重全球商业价值与文化输出,而非传统韩团的本土统治力。其舞蹈争议、造型实验属艺术选择,丑闻未撼动职业成就。正如网友所言:
“不同世代女团无法直接比较,但论全球破圈能力,三代中无人超越她们”。
若以“国际影响力”为尺,其称号具备合理性;若以“本土口碑/技术完美”为尺,则存在争议。当代女团评价体系已从“整齐度”转向“品牌价值”,这正是Blackpink开创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