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上海一对夫妻,因坚持“去客厅化”而走红,网友:看着都很爽 [2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043
金币
38114
道行
38009
原创
2448
奖券
4995
斑龄
136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5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29



如果说客厅是家里的核心活动区,那么“去客厅化”就是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体现。

在这里,你可以让每一寸空间都充满可能性,也可以将任意角落变成自己的专属区。



本期带来的这套案例,屋主就秉持了“去客厅化”设计,让原本只有45㎡的小家,有了足够的松弛度与呼吸感,以至于很多网友看到后都说:看着都很爽。

平面结构图



本案来自上海,典型的老公房户型,屋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向往自由、温暖的居住形态,并且不考虑孩子、留宿的可能性,所以不需要两个房间。

原户型最大的问题,就是空间较为封闭,以及动线过于集中,十分不符合年轻人的居住需求。所以为了释放空间,布局改造时也打破了传统。

平面方案图



改造亮点:

1、拆掉客厅隔墙,做LDK一体化布局。

2、卫生间向卧室扩大,做三分离布局。

3、卧室做地台床布局,提升利用率。

玄关



当空间结构重组之后,进门就见厅。虽然少了一点私密性,但对于小户型来说,却也带来了更为通透、明亮的视觉感。

更换原有的入户门,并将门洞高度与室内顶面平齐,除了看上去大气了许多之外,也间接性提高了视觉层高。



鞋柜位于入户门一侧,解决了基本的收纳和展示需求。同时,上下柜门均做无拉手设计,也最大程度强调了空间的秩序感。

餐厨区



进门另一侧就是一体式的餐厨区,全开放式的空间结构,不仅仅与客厅做到了贯通,也强调了生活的互动性,让家居氛围更加和谐幸福。

不仅如此,餐厅上方预留的中央空调,也让屋主在烹饪时有了更为舒适的环境。



L形的橱柜+冰箱组合,充分遵循了拿、洗、切、炒、放的人性化动线,再结合旁边的餐桌隔断,还进一步拓展了厨房的使用面积。



通体全白的橱柜,搭配上白色的小墙砖,让整个空间都明亮干净了许多。尤其是纵向铺贴的手工墙砖,更是有效拉升了视觉层高。





可拉伸式的餐桌,不仅仅满足了家人朋友聚餐的需求,还兼顾了办公、休闲功能,为生活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



时尚的飞碟吊灯,除了其本身造型就很有艺术感之外,也为这个用餐区带来了独特而又温暖的氛围。一杯茶,一本书,或许岁月静好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绿植作为家里最富有生机的点缀,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也体现了屋主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让家成为一个与自然共生的美好空间。

客厅



餐厅看向客厅视角,纳入南阳台,打破传统布局,再通过宽大的窗户,整个空间都引入了自然的采光,让每一餐都变成了一场室外美景的享受。



“去客厅化”设计,并不是不要客厅,而是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赋予空间更多的变化与场景模式。

或许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影院,或许是一块健身瑜伽区,或许是一块心灵放空地。总之,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也更加符合了屋主对不同生活的需求。



当阳光透过百叶洒入室内,就犹如一幅温柔的画卷徐徐展开,让屋主可以亲临大自然的温暖。

此外,放弃传统的定制柜,并添置一组成品收纳架,也在满足展示的同时,给予了空间更多的松弛。



卫生间



原卫生间十分狭小,并且缺少采光,所以在改造时就向卧室做了扩大处理,一来满足了三分离布局,二来也让各个功能区拥有了舒适的伸展空间。



定制的台盆柜下方是猫咪的专属区,在满足收纳和清洁的同时,也具有了良好的通风环境。



利用卧室面积改造的独立淋浴区,墙面选择了长虹玻璃隔断,让内部空间更加开阔明亮。而下沉式地面以及隐藏式的下水组件处理,也在生活中做到了简洁易清理。



独立的马桶间,利用包下水管的空间设计了一组窄柜,既保证了空间的工整性,也方便收纳一些日常卫生用品。

卧室



结合屋主的生活习惯,卧室并没有做木门隔断,而是以全通透的方式,给予了空间无限的扩展性,让生活动线更加自由。



当卧室面积被压缩之后,布局上选择了更为节省空间的地台床,再结合整面墙柜,既拥有了超强的收纳力,又做到了简洁轻盈。

此外,在空间以白色调为主的情况下,原木元素的增加,也很好地平衡了空间基调,使其看上去不会显得太过苍白。



本案就分享到这里,其实就如上面说的那样,“去客厅化”设计,并不是舍弃客厅,而是以打破传统布局的思维,重新定义空间的功能性,使生活模式更加自由丰富,所以大家在装修时,千万不要被误导了。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09-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9837
金币
443378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40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3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24
“去客厅化”设计:自由与可能性的体现

客厅作为家中的核心活动区,传统上承载了家庭聚会、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去客厅化”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种设计理念旨在打破传统布局的束缚,赋予空间更多的自由度和可能性。以下是对这一设计理念的深入探讨,以及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1. “去客厅化”的核心理念

“去客厅化”并不是简单地取消客厅,而是通过重新定义空间的功能性,使生活模式更加自由丰富。这种设计理念强调空间的多功能性和互动性,让每一寸空间都充满可能性。例如,客厅可以变成一个温馨的家庭影院、一块健身瑜伽区,或者一个心灵放空地。

2. 案例分析:上海老公房的改造

平面结构图与改造亮点

本案来自上海,是一套典型的老公房户型。屋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向往自由、温暖的居住形态,并且不考虑孩子、留宿的可能性,所以不需要两个房间。原户型最大的问题就是空间较为封闭,动线过于集中,不符合年轻人的居住需求。因此,布局改造时打破了传统。

改造亮点:

1. 拆掉客厅隔墙,做LDK一体化布局:通过拆除客厅隔墙,实现了客厅、餐厅和厨房的一体化布局,增强了空间的通透性和互动性。
2. 卫生间向卧室扩大,做三分离布局:通过向卧室扩大卫生间面积,实现了三分离布局,提升了使用舒适度。
3. 卧室做地台床布局,提升利用率:通过地台床的设计,既节省了空间,又增加了收纳功能。

玄关

当空间结构重组之后,进门就见厅。虽然少了一点私密性,但对于小户型来说,却也带来了更为通透、明亮的视觉感。更换原有的入户门,并将门洞高度与室内顶面平齐,不仅看上去大气了许多,也间接性提高了视觉层高。

餐厨区

进门另一侧就是一体式的餐厨区,全开放式的空间结构不仅与客厅贯通,还强调了生活的互动性。L形的橱柜+冰箱组合,充分遵循了拿、洗、切、炒、放的人性化动线。通体全白的橱柜和白色的小墙砖让整个空间明亮干净。

客厅

“去客厅化”设计让客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功能。或许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影院,或许是一块健身瑜伽区,或许是一块心灵放空地。放弃传统的定制柜,并添置一组成品收纳架,在满足展示的同时,给予了空间更多的松弛。

卫生间

原卫生间十分狭小,并且缺少采光,所以在改造时向卧室做了扩大处理,满足了三分离布局。定制的台盆柜下方是猫咪的专属区,在满足收纳和清洁的同时,也具有了良好的通风环境。

卧室

结合屋主的生活习惯,卧室并没有做木门隔断,而是以全通透的方式,给予了空间无限的扩展性。当卧室面积被压缩之后,布局上选择了更为节省空间的地台床,再结合整面墙柜,既拥有了超强的收纳力,又做到了简洁轻盈。

3. 结论

“去客厅化”设计并不是舍弃客厅,而是以打破传统布局的思维,重新定义空间的功能性。这种设计理念使生活模式更加自由丰富,让每一寸空间都充满可能性。通过上海老公房的改造案例可以看出,“去客厅化”设计不仅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还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性,让家成为一个更加温馨、自由的生活空间。

1条评分金币+6
妞妞乐乐 金币 +6 - 09-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088
金币
389513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4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3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25
案例背景
在上海,一对年轻夫妻因其住宅设计中的“去客厅化”理念而受到广泛关注。这套住宅面积仅为45㎡,位于典型的老公房户型中。屋主夫妻向往自由、温暖的居住形态,不考虑孩子或留宿的需求,因此不需要两个房间。

设计亮点
空间布局改造
拆掉客厅隔墙:通过拆除客厅隔墙,实现了LDK(客厅、餐厅、厨房)一体化布局,使得空间更加开放和通透。
卫生间改造:卫生间向卧室扩大,采用三分离布局,提高了使用效率。
卧室设计:卧室采用地台床布局,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入户体验
更换入户门:原有的入户门被更换,门洞高度与室内顶面平齐,不仅看起来更加大气,还间接提高了视觉层高。
鞋柜设置:在入户门一侧设置了鞋柜,解决了基本的收纳和展示需求。

餐厨区设计
一体式餐厨区:进门另一侧是一体式的餐厨区,全开放式的空间结构不仅与客厅贯通,还增强了生活的互动性,营造出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居氛围。
L形橱柜+冰箱组合:L形的橱柜和冰箱组合遵循了拿、洗、切、炒、放的人性化动线,结合旁边的餐桌隔断,进一步拓展了厨房的使用面积。
可拉伸式餐桌:餐桌可以拉伸,满足了家人朋友聚餐的需求,同时兼顾办公和休闲功能。

自然元素融入
绿植装饰:绿植作为家里最富有生机的点缀,不仅是一种装饰,也体现了屋主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让家成为一个与自然共生的美好空间。
自然采光:餐厅看向客厅视角,纳入南阳台,打破传统布局,通过宽大的窗户引入自然采光,让每一餐都变成一场室外美景的享受。

设计理念
去客厅化的意义
“去客厅化”并不是不要客厅,而是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赋予空间更多的变化与场景模式。它可以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影院,一块健身瑜伽区,或者一块心灵放空地。这种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更符合现代年轻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需求。

空间灵活性
多功能区域:去客厅化设计使得空间可以灵活转换,适应不同的生活场景,如家庭聚会、个人休闲等。
成品收纳架:放弃传统的定制柜,添置成品收纳架,既满足了展示需求,又给予了空间更多的松弛感。

网友反馈
这套设计因其独特的“去客厅化”理念和出色的实用性,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好评,纷纷表示“看着都很爽”。网友们认为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还为小户型提供了新的装修思路

去客厅化装修的核心目标与适用场景
去客厅化装修是一种打破传统客厅固定布局(如沙发、茶几、电视墙的标配组合),通过空间重构实现多功能性、灵活性与个性化的装修方式。其核心目标包括:释放空间提升活动自由度、强化实用功能(如储物、办公、亲子互动)、减少冗余装饰与家务负担,尤其适合小户型家庭、有儿童的家庭、年轻独居者或访客较少的家庭。

去客厅化装修的关键设计策略
一、功能重构:从“待客为主”到“生活为本”
打破传统布局:取消电视背景墙、沙发、茶几的固定组合,释放中央活动空间。例如用满墙书柜+实木长桌替代传统家具,打造家庭图书馆或开放式工作室。
多功能场景融合:通过可移动家具(如折叠桌、轻便座椅)实现“白天办公/学习+夜晚休闲”的场景切换,或设置儿童游戏区与成人阅读区的灵活分区。

替代方案示例:
传统元素    去客厅化替代方案    优势    
电视+背景墙    投影仪(收纳便捷)+ 移动支架    节省空间,灵活调整观影位置    
沙发+茶几    单人椅+条凳+大长桌    兼顾办公、阅读、亲子互动    
装饰性背景墙    定制储物柜/展示架    增加储物功能,提升实用性    

二、空间优化:简化设计与动线流畅
吊顶与墙面:采用边吊+乳胶漆墙面,避免复杂造型导致的卫生死角。例如石膏板周圈吊顶(宽度30-40cm)搭配耐擦洗乳胶漆(如杏子灰、奶黄色),兼顾简洁与易打理。
地面处理:选择大规格瓷砖通铺(如750×1500mm)并留缝美缝,减少拼接缝隙,方便扫地机器人清洁,提升空间通透感。  
动线规划:确保各功能区(如阅读区、游戏区)之间无遮挡,家人活动路线自然衔接,避免“孤岛式”布局。

三、材料与软装:实用优先,风格统一
材料选择:以简约、耐用为原则,例如地面用通体砖、墙面用哑光乳胶漆,减少雕花、腰线等易积灰装饰。
色彩搭配:推荐低饱和度色调(白、灰、原木色),搭配绿植或少量亮色软装(如抱枕、地毯),营造温馨且整洁的氛围。
软装技巧:用模块化家具(如折叠沙发、可堆叠座椅)替代笨重单品,搭配隐藏式储物柜(如电视墙嵌入式柜体),最大化利用垂直空间。

去客厅化装修的注意事项
明确需求优先级:若家庭成员有高频观影需求,可保留投影仪而非完全取消影音功能;若需兼顾待客,可配置折叠沙发床。
避免过度极简:在简化设计的同时,需确保基础储物空间(如玄关柜、书柜),避免后期杂物堆积影响整洁。
灵活调整可能性:预留电路插座、选择可移动家具(如带轮边几),方便未来根据生活习惯变化调整布局。

适合人群与效果反馈
适配家庭:小户型、有儿童的家庭(需活动空间)、年轻独居者(追求个性化)、访客较少的家庭。
居住体验:通过减少家务死角(如无背景墙、通铺地面)降低清洁压力,同时提升空间互动性(如亲子共玩、家庭共读)。  
去客厅化装修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打破固有模式,让空间真正服务于生活习惯,而非被传统布局束缚。从规划阶段明确需求,到材料、家具的细节选择,需兼顾实用性与灵活性,最终实现“小空间大利用”的居住升级。

去客厅化装修风格的多面解析:优势与局限并存
去客厅化装修风格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设计趋势,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沙发+茶几+电视”的固定布局,通过灵活调整空间功能以适应个性化需求。然而,这种设计在实践中呈现出显著的两面性,既带来了空间利用的创新,也暴露出生活适配的短板。

一、去客厅化装修的核心优势
空间利用率与开放性提升
去除传统客厅的固定家具后,空间视觉上更显开阔,可通过划分阅读区、休闲区等功能模块,实现区域复合利用,尤其适合小户型提升空间感。

家庭互动与个性化表达增强
灵活的布局允许家庭成员根据习惯定制空间(如亲子游戏区、家庭工作室),促进成员间的主动交流,弱化传统客厅“电视中心”模式的被动互动。

设计自由度突破传统框架
摆脱标准化家具束缚后,可通过定制柜体、移动家具等方式打造独特风格,满足年轻人对极简、工业风等个性化美学的追求。

二、去客厅化装修的主要局限
社交功能弱化与待客尴尬
缺乏传统客厅的“待客区”配置,客人可能因无固定落座区域感到不适,尤其对习惯正式接待的家庭或多代同住家庭不友好。

清洁与维护难度增加
开放式布局易导致物品散落(如孩子玩具、书籍),且定制家具、地毯等元素的清洁流程更复杂,长期居住后卫生管理成本上升。 折叠沙发组合

实用性与舒适性平衡难题
过度追求个性化可能牺牲基础功能,例如取消沙发后,长时间观影或休闲的舒适度下降;固定功能区(如书房)难以应对临时多人聚会需求。

长期居住适配性不足
年轻家庭可能随生命周期变化(如生育、长辈同住)产生功能需求转变,而改造后的客厅缺乏传统布局的灵活性,二次调整成本高。

三、适配场景与决策建议
更适合的家庭类型

独居或二人世界的年轻群体,社交需求低,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
拥有多套住房,可将其中一套作为“实验性居住空间”。
需谨慎选择的情况

三代同住或频繁接待访客的家庭;
预算有限、难以承担定制家具与后续改造费用的情况。
折中方案参考
保留核心功能区(如小型L型沙发+折叠茶几),通过可移动家具、升降桌等实现功能转换,兼顾灵活性与实用性。

四、总结:理性看待趋势,平衡需求与现实
去客厅化设计的本质是对“家的功能优先级”的重新定义,其价值取决于家庭结构、生活习惯与长期规划的匹配度。盲目跟风可能导致“美观至上,实用不足”的困境,建议结合自身需求,通过局部改造(如简化电视墙而非完全取消客厅)探索平衡之道,避免为短期潮流牺牲居住舒适度。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9-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