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阅读
  • 2回复

[购物生活]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5种食物,真的要少吃,很多人买回家都没发现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097
金币
389794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5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30
王阿姨最近“心事重重”。谁能想到,退休后最大乐趣是为家人做饭,可最近她发现家里买回来的鱼丸、凉皮、油条,吃起来比以前更“Q弹”了。孩子还夸“口感太棒,超市的就是不一样”。王阿姨却有些担心,最近体检时隔壁邻居顺嘴一句:“现在超市、菜市场有些食物,为了卖相和口感,会加硼砂,你注意过没有?”王阿姨心头一紧——硼砂到底是什么?家人天天吃,真的没问题吗?


你有没有过类似经历?有些食物颜色亮、弹性十足,价格还特别实惠。不知不觉,很多家庭主妇、老人都买了回家,殊不知其中隐藏着健康风险。市面上最常被添加硼砂的5种食物,到底是哪几样?硼砂为什么被滥用?长期摄入对身体又有什么危害?尤其第3种方式,很多人平常吃得最多却最容易忽视。我们今天就来说清楚,破解流言,告诉你如何安心买菜,守护家人健康。
硼砂,化学名称叫四硼酸钠,原本是工业、清洁、瓷器等领域的原料。早在2000年,我国卫生部门就将其明令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但现实中,为了让食物卖相更好、口感弹牙、保质期延长,依然有无良小作坊偷加——因为它便宜、好用,检验难度还大。一些被曝出的案例显示,家庭餐桌熟悉的5种食物是重灾区:


1.手工/散装凉皮、粉皮:咬不断、越煮越Q的那种,背后很可能加了硼砂增弹性。
2.鱼丸、牛筋丸、贡丸:弹到“打不烂”、牙齿有回弹感,不只是手艺,而是化学手段的作用。
3.碱水粽、碱水年糕、米线:透明、久煮不化,色泽发亮,典型的硼砂加持效果。
4.炸油条、油炸糕点:蓬松、外皮脆、内部发空,硼砂可增加膨胀和卖相。
5.部分蜜饯、干果制品:防腐、防结块,也有商家铤而走险。
权威检测数据显示,在一些检查中,街头小摊和散装食品的硼砂阳性率能达到12%-25%,远高于国家允许的“零添加”标准。


很多人以为偶尔吃几口不会怎样,其实硼砂一旦摄入体内,短期未必有急性症状,但长期低剂量累积,对健康却是“慢刀子割肉”。
毒性积蓄,首伤肝肾
食用后,硼砂在体内会转化为硼酸,由肝脏、肾脏代谢。器官如同“清水管”,硼酸堆积就像石子堵塞管道。时间久了,轻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排毒能力下降,重则慢性中毒,甚至导致肝硬化、肾损伤。儿童和老人本身代谢弱,影响更明显。


伤胃肠、损神经,慢性中毒防不胜防
硼砂的主要危害还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腹泻、呕吐)、消化吸收障碍。更可怕的是,长期摄入还会影响神经、免疫及生殖系统,出现失眠、头晕、记忆力下降,甚至有动物实验证实其影响生育能力,甚至易诱发癌变。
急性中毒,多发于幼童和老人
少数案例中,大量摄入导致中毒,先后出现口腔炎、腹痛、皮肤潮红、休克等,一旦发展到急性期,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中国疾控中心统计,过去十年因假冒食品硼砂中毒占食源化学中毒案例的7%以上。


你以为的“好吃”,其实危险暗藏——弹性过强、透明发亮、久煮不烂,都是高风险信号。尤其路边无标签、无配料散装制品,安全性更难保障。
认准正规品牌与包装
选购时首选预包装正品。正规厂家都有产品追溯和检测,把关严格。别只图便宜,减少购买无配料标签的散装食品,路边摊尤其要警惕。


看配料表
虽然国家严禁硼砂添加,但防不胜防,留意配料中是否有“硼砂”“四硼酸钠”“电化学膨松剂”等字样,有疑问果断放下。
观察外观与口感,别迷信“Q弹”
弹性过强、外观晶亮、久煮不烂,可能并非卖家宣称的“独门手艺”。真正健康的丸子、凉皮咬起来略带筋道即可,不应夸张弹牙。
自家自制,简配足够
自家制作鱼丸、凉皮时,主料+食盐+适量搅打,即可做出口碑Q弹的美味。切忌轻信市面流传的所谓“提弹粉”“炒粉”之类神秘“白粉”。


嘴馋可以,频率控制是关键想偶尔尝点高弹口感的食物,可以选大品牌偶尔享用,但切记不要每天、大量摄入。家有老人、孩子尤其要格外谨慎。
其实,健康的上一道防线,就是清醒的知情和理智的选择。面对层出不穷的“美味陷阱”,守好自己的餐桌,就是守护家人的底线。
健康提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摄入有害物质后的风险也差异较大。若有反复腹泻、肝肾不适、消化紊乱等表现,建议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排查和处理。文章建议仅供日常科普参考,能否达到理想健康状态,还需以实际检测和医师面诊为准。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09-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097
金币
389794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5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3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27
硼砂的危害及常见非法添加食品类型
硼砂(化学成分为四硼酸钠)是一种有毒化工原料,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卫生法》明令禁止将其用作食品添加剂。其毒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剂量依赖性,成人中毒剂量为1-3g,致死量不超过20g,婴幼儿仅5g以内即可致命;

二是症状多样性,食用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轻微不适,严重时可导致昏迷、休克甚至癌症风险增加;三是代谢困难与累积性,人体难以代谢硼砂,长期摄入会造成多脏器中毒,一次性过量则引发急性中毒。

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多系统危害及风险人群分析
硼砂作为一种具有毒性的无机化合物,无论短期大量摄入还是长期微量接触,均可能对人体多个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仅在严格遵医嘱使用含硼砂药物且规范剂量时相对安全。其毒性具有蓄积性,即使少量长期接触也会在体内累积产生危害。

急性中毒的主要危害表现
消化系统损伤:硼砂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呕吐物常带蓝色或黑色斑点)、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引发胃肠道溃疡、出血。
神经系统症状:随中毒加深,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抽搐、意识模糊,最终可能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其他器官损害:部分患者出现肝脏脂肪变性、黄疸、肾脏损害,重症者24小时内可因休克、尿毒症死亡。

长期接触的慢性健康风险
营养与代谢异常:影响营养吸收,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身体消瘦,干扰钙、镁等矿物质吸收,引发骨骼和牙齿健康问题。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紊乱:造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干扰甲状腺、胰腺功能,增加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风险。
生殖系统损害: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女性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孕妇接触可能增加胎儿畸形或流产风险。

特殊人群的高风险影响
儿童健康威胁:儿童对硼砂耐受性更低,可导致骨骼生长缓慢、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同时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并损伤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引发反复感染、生长发育迟缓。
皮肤与黏膜刺激:皮肤接触引发发红、瘙痒、炎症,眼部接触导致刺激、疼痛、视力问题。

硼砂中毒的应急处理与预防建议
中毒后的急救与治疗措施
立即就医: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前往医院,并说明接触/摄入硼砂的时间、方式和剂量。

临床干预:医生通常采取洗胃、导泻等措施,洗胃后需禁食一段时间,再从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要点
避免接触风险来源:不使用含硼砂的清洁剂、杀虫剂,不购买来源不明的传统食品(如凉皮、粽子),防止误食添加硼砂的食物。
加强儿童防护:将含硼砂的产品(如玩具、化学试剂)放置于儿童无法接触的位置,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职业防护:接触硼砂时佩戴手套、口罩,减少吸入或皮肤吸收。

关键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用药: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硼砂的药物,确保规范剂量,避免长期使用。
定期健康监测:长期接触硼砂者需关注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及生殖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硼砂对人体危害涉及多系统且具有蓄积性,尤其对儿童和孕妇风险极高。通过避免接触、加强防护和及时急救,可最大限度降低健康损害。

不法商家非法添加硼砂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外观、口感和保存性,例如增加韧性、保水性、防粘连等。以下是市面上常见的五类非法添加硼砂的食品及辨别方法:

五类常见非法添加硼砂的食品及辨别要点
1. 猪肉(硼砂猪肉)
添加目的:通过浸泡硼酸水或涂抹掺硼砂的猪血,掩盖不新鲜猪肉的发白表面,使其看起来新鲜、不发干,同时利用吸水性增加重量。
辨别方法:
看色泽:表面失去原有光泽,色泽比正常粉红色瘦肉暗;
摸滑度:表面滑腻,可能摸到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微弱碱性气味;
测pH值:用pH试纸接触表面,变蓝则含硼砂。

2. 凉皮/面条
添加目的:用硼酸水湿润后,可防止粘连、发酸,增加嚼劲,延长保存时间。
辨别方法:有微弱碱味,口感异常筋道,不易煮烂。

3. 腐竹
添加目的:提升色泽、韧性,使其不易折断、久煮不烂,延缓发霉。
辨别方法:添加硼砂的腐竹韧性过强,不易折断,泡发后水可能浑浊有沉淀。

4. 肉丸
添加目的:与蛋白质反应生成保水剂,使肉丸饱满、嫩滑、弹性增加,口感耐嚼。
辨别方法:质地异常弹韧,久煮不散,可能有轻微碱味。

5. 粽子、饺子皮等面制品
添加目的:粽子中添加可增加细腻柔软度和弹性;饺子皮中则增强面筋韧性,使其耐煮、不易破。
辨别方法:粽子口感异常有弹性,米饭颗粒大且不粘粽叶;饺子皮色泽亮丽,韧度高,久煮不糊。
其他潜在风险食品及安全建议
除上述五类外,果冻、凉粉、米粉、油条、蜜饯、鱼丸等食品也可能被非法添加硼砂,以改善口感或延长保质期。消费者在选购时需注意:

优先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散装食品或街边摊贩产品;
警惕异常感官特征:如过度滑腻、异常弹韧、色泽过于鲜亮、有不明碱味的食品;
保留凭证并举报:若怀疑食品含硼砂,可留存样本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硼砂中毒的危害与应急措施
硼砂中毒可导致急性症状(呕吐、腹泻、休克)和长期危害(多脏器损伤、癌症风险),尤其对儿童和老人危害更大。若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采取催吐、导泻措施,并尽快拨打120就医,同时保留可疑食品样本。食品安全无小事,提高警惕、科学辨别是保障健康的关键。

硼砂(化学名称:四硼酸钠)作为一种具有危险毒性的化工原料,其在食品中的使用受到全球多国的严格限制或禁止。以下是明确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硼砂的国家和地区:

1. 中国
中国明确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硼砂。根据《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硼酸与硼砂属于法律规定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使用的物质,应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也明确规定禁止在各类食品中使用硼酸及硼砂作为添加剂。

2. 欧盟
欧盟全面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硼砂。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认为硼砂不宜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全面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硼砂。

3. 美国
美国同样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硼砂。根据搜索结果,美国在食品中使用面粉增白剂等添加剂,而硼砂不在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内,且美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规定,硼砂因毒性较高未被批准用于食品。

4. 加拿大
加拿大也全面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硼砂。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加拿大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安全评估和限制,硼砂因具有毒性未被允许用于食品。

总结
硼砂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已被中国、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明确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均强调,食品生产者不得在食品中添加硼砂,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如发现疑似添加硼砂的食品,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9-27 10:53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9-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9854
金币
443982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4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3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27
硼砂食品:美味背后的健康陷阱深度剖析
事件引入:王阿姨的担忧与大众的隐忧
王阿姨退休后以给家人做饭为最大乐趣,然而近期家里买回的鱼丸、凉皮、油条吃起来更“Q弹”,孩子夸赞的同时,邻居提及超市、菜市场食物可能添加硼砂,这让王阿姨满心担忧。这一情景并非个例,很多家庭主妇和老人在购物时,常被一些颜色亮、弹性足且价格实惠的食物吸引,却不知其中隐藏着健康风险。这引发了我们对市面上硼砂添加问题的关注,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解硼砂相关知识、守护家人健康的紧迫性。

硼砂概述:从工业原料到非法食品添加
硼砂的基本信息
硼砂,化学名称叫四硼酸钠,原本主要用于工业、清洁、瓷器等领域。它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陶瓷制造中,可作为助熔剂,降低陶瓷烧制的温度;在清洁领域,能用于去除污渍等。然而,早在2000年,我国卫生部门就将其明令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

硼砂被滥用的原因
尽管被禁止,但仍有部分无良小作坊偷加硼砂。这主要是因为硼砂具有便宜、好用的特点,并且检验难度较大。对于小作坊来说,使用硼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能达到让食物卖相更好、口感弹牙、保质期延长的效果。例如,在制作一些食品时,添加硼砂可以让食品看起来更加晶莹剔透,吸引消费者购买。

重灾区食物:五种常见易添加硼砂的食品
手工/散装凉皮、粉皮
咬不断、越煮越Q的手工或散装凉皮、粉皮,背后很可能添加了硼砂来增加弹性。正常情况下,凉皮和粉皮应该有一定的韧性,但不会过于弹牙。而添加了硼砂的凉皮和粉皮,其弹性会超出正常范围,吃起来感觉咬不断,即使长时间煮制也不会变软烂。

鱼丸、牛筋丸、贡丸
弹到“打不烂”、牙齿有回弹感的鱼丸、牛筋丸、贡丸,往往并非单纯依靠手艺,而是使用了化学手段,其中就可能包括添加硼砂。这些丸子在制作过程中,添加硼砂可以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增加其弹性和韧性,让消费者感觉口感更好。

碱水粽、碱水年糕、米线
透明、久煮不化,色泽发亮的碱水粽、碱水年糕、米线,是典型的硼砂加持效果。硼砂可以改变这些食品的淀粉结构,使其在煮制过程中不易糊化,保持透明的外观和较好的口感。例如,正常的碱水粽煮制后应该有一定的软糯度,而添加了硼砂的碱水粽则可能过于紧实,久煮不烂。

炸油条、油炸糕点
蓬松、外皮脆、内部发空的炸油条、油炸糕点,硼砂可起到增加膨胀和卖相的作用。在油炸过程中,硼砂可以与面团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食品膨胀得更加厉害,外观更加诱人。但这种通过化学手段实现的蓬松,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部分蜜饯、干果制品
为了防腐、防结块,部分蜜饯、干果制品也有商家铤而走险添加硼砂。硼砂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延长这些食品的保质期,同时防止其在储存过程中结块。然而,消费者在食用这些添加了硼砂的蜜饯和干果制品时,会不知不觉地摄入有害物质。

权威检测数据显示,街头小摊和散装食品的硼砂阳性率能达到12% - 25%,远高于国家允许的“零添加”标准。这表明市场上硼砂添加问题较为严重,消费者在购买这些食品时需要格外谨慎。

硼砂危害:从慢性累积到急性中毒的多重威胁
毒性积蓄,首伤肝肾
食用含硼砂的食物后,硼砂在体内会转化为硼酸,由肝脏、肾脏代谢。肝脏和肾脏就像人体的“清水管”,硼酸的堆积就像石子堵塞管道。时间久了,轻者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排毒能力下降的情况,重则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甚至引发肝硬化、肾损伤。儿童和老人本身代谢能力较弱,摄入硼砂后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尚未发育完全,对硼酸的代谢能力较差;而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代谢速度减慢,硼酸在体内更容易蓄积。

伤胃肠、损神经,慢性中毒防不胜防
硼砂的主要危害还包括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还会导致消化吸收障碍。长期摄入硼砂还会影响神经、免疫及生殖系统,出现失眠、头晕、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动物实验证实,硼砂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甚至易诱发癌变。例如,长期食用含硼砂食物的人,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急性中毒,多发于幼童和老人
少数案例中,大量摄入硼砂会导致中毒,先后出现口腔炎、腹痛、皮肤潮红、休克等症状。一旦发展到急性期,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中国疾控中心统计,过去十年因假冒食品硼砂中毒占食源化学中毒案例的7%以上。幼童和老人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发生急性中毒。例如,幼童可能因为误食含有硼砂的食品而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需要及时送医抢救。

辨别与防范:多管齐下守护餐桌安全
认准正规品牌与包装
选购食品时,应首选预包装正品。正规厂家都有产品追溯和检测体系,把关较为严格。与无配料标签的散装食品和路边摊相比,预包装食品的安全性更有保障。例如,购买鱼丸时,选择有明确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配料表等信息的预包装产品,可以降低购买到含硼砂食品的风险。

看配料表
虽然国家严禁硼砂添加,但仍需防不胜防。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留意配料表中是否有“硼砂”“四硼酸钠”“电化学膨松剂”等字样。如果有疑问,应果断放下该产品。例如,在购买凉皮时,仔细查看配料表,若发现含有上述可疑成分,就不要购买。

观察外观与口感,别迷信“Q弹”
弹性过强、外观晶亮、久煮不烂的食品,可能并非卖家宣称的“独门手艺”,而是添加了硼砂。真正健康的丸子、凉皮咬起来略带筋道即可,不应夸张弹牙。例如,正常的鱼丸应该有一定的弹性,但不会像橡皮球一样难以咬动;凉皮应该有韧性,但不会久煮不烂。

自家自制,简配足够
自家制作鱼丸、凉皮时,主料加食盐加适量搅打,即可做出口感Q弹的美味。切忌轻信市面流传的所谓“提弹粉”“炒粉”之类神秘“白粉”。例如,制作鱼丸时,只需将鱼肉剁碎,加入适量的食盐和水,搅拌上劲后即可制成美味的鱼丸,无需添加其他有害物质。

控制食用频率
嘴馋可以,但频率控制是关键。想偶尔尝点高弹口感的食物,可以选大品牌偶尔享用,但切记不要每天、大量摄入。家有老人、孩子尤其要格外谨慎。例如,每周可以食用一次含硼砂风险较高的食品,但不要每天都吃,以减少摄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健康提示:及时就医与科学认知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摄入有害物质后的风险也差异较大。若有反复腹泻、肝肾不适、消化紊乱等表现,建议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排查和处理。文章建议仅供日常科普参考,能否达到理想健康状态,还需以实际检测和医师面诊为准。例如,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或肝肾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与食用含硼砂食品有关。

面对层出不穷的“美味陷阱”,我们要保持清醒的知情和理智的选择。守好自己的餐桌,就是守护家人的底线。通过了解硼砂的相关知识,掌握辨别和防范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食用含硼砂食品的风险,保障家人的健康。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09-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