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崇拜对象的代际变化:从“硅谷崇拜”到“本土榜样”
根据2025年10月10日的媒体报道,中国科技领域的崇拜对象正在发生代际转移:
老一辈科技先驱:更倾向于崇拜硅谷(如美国科技公司、硅谷创业者),属于“西化”的一代;
年轻一代创始人/工程师:则将梁文锋(深度求索创始人)、王兴兴(宇树科技创始人)等本土科技人才视为榜样。
这种变化的核心原因在于,年轻一代创业者更强调“本土创新”——梁文锋、王兴兴均为中国本土培养(接受国内高等教育),且其创立的企业(如深度求索、宇树科技)均聚焦于硬科技领域(如AI大模型、机器人),并通过“自主研发+本土人才团队”实现了技术突破,契合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科技自立”的期待12。
补充背景:梁文锋为何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
梁文锋的“本土榜样”属性源于其技术创新路径与价值观:
拒绝“跟随式创新”:深度求索(DeepSeek)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于“技术前沿推动生态发展”,而非“模仿国外技术做应用变现”;
本土人才依赖:团队核心成员均为中国本土人才(如top高校应届毕业生、年轻研究员),强调“用本土人才打造顶尖技术”;
解决实际问题:其研发的AI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如与宇树科技合作的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均聚焦于劳动力短缺、产业升级等中国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本土需求导向”35。
这种“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让年轻一代看到了“中国科技可以不依赖硅谷,也能实现全球领先”的可能性,因此梁文锋成为了他们的“创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