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136
金币
4069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0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2小时前
我国人工智能监管制度建设对促进人工智能开源发展和安全风险防控发挥着显著作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法学院朱悦助理教授、张韬略副教授、徐钢副教授与合作者的这一人工智能监管研究成果,论文题为“China’s emerging regulation towards an open future for AI”(中国人工智能监管正在兴起,迈向人工智能开放未来)。此次《科学》发表聚焦中国开源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制度的专题论文,体现了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参与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的关注和认可。
我国开源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监管的现状,提出其中开源豁免、科研豁免、高效的专门司法、人工智能科研诚信、科技伦理以及先行先试等六项关键制度对促进开源发展与防控安全风险所发挥的显著作用。这六项制度共同体现了“包容、高效、试验”(Exemption, Efficiency, Experimentation)的治理理念。我国人工智能监管制度及其所蕴含的治理理念,可以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文章也探讨了我国人工智能监管的改进和完善方向,提出正在推进中的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项目应追求清爽、融贯、精简(Clarification, Harmonization, Simplification)等目标。
同济大学法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朱悦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张韬略为论文共同作者,徐钢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何波,阿里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议副教授傅宏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高级业务主管呼娜英,深度求索(DeepSeek)吴少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鑫怡,中国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研究院院长、教授张凌寒(共同通讯作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辉(共同通讯作者)共同参与了这一工作。
近年来,同济大学法学院牵头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持续研究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治理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助力人工智能朝着“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方向发展。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861
金币
466035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9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小时前
中国人工智能监管制度的国际认可与贡献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法学院朱悦助理教授、张韬略副教授、徐钢副教授与合作者的关于中国人工智能监管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研究成果概述

论文题为“China’s emerging regulation towards an open future for AI”(中国人工智能监管正在兴起,迈向人工智能开放未来),聚焦中国开源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制度。此次《科学》发表的专题论文,体现了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参与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开源人工智能的发展

中国开源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监管的现状,提出了六项关键制度对促进开源发展与防控安全风险所发挥的显著作用:

1. 开源豁免:允许开源项目在一定条件下豁免部分监管要求,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
2. 科研豁免:为科研项目提供一定的监管豁免,鼓励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
3. 高效的专门司法:建立专门的司法机制,快速处理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纠纷。
4. 人工智能科研诚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确保人工智能研究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5. 科技伦理:制定科技伦理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性和社会接受度。
6. 先行先试:鼓励地方和企业先行先试,探索适合本地的人工智能监管模式。

这六项制度共同体现了“包容、高效、试验”(Exemption, Efficiency, Experimentation)的治理理念。

中国智慧与全球治理

中国的人工智能监管制度及其所蕴含的治理理念,可以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章还探讨了我国人工智能监管的改进和完善方向,提出正在推进中的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项目应追求清爽、融贯、精简(Clarification, Harmonization, Simplification)等目标。

研究团队与合作

同济大学法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朱悦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张韬略为论文共同作者,徐钢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参与这一工作的包括: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何波
- 阿里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议副教授傅宏宇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高级业务主管呼娜英
- 深度求索(DeepSeek)吴少卿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鑫怡
- 中国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研究院院长、教授张凌寒(共同通讯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辉(共同通讯作者)

同济大学法学院的贡献

近年来,同济大学法学院牵头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持续研究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治理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些努力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朝着“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方向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中国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的经验不仅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136
金币
4069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0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2小时前
中国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构建中,逐步形成了兼具创新性、包容性与实践性的治理智慧,其核心贡献可概括为以下四大方向:

一、治理理念创新:提出“3E+3C”动态平衡框架
包容审慎的“3E”原则
中国监管制度通过 开源豁免、科研豁免、先行先试 等机制,形成 “包容(Exemption)、高效(Efficiency)、试验(Experimentation)” 的治理理念15。例如对科研和开源社区给予政策宽容,既鼓励创新又防控风险,为技术迭代预留空间。
立法优化的“3C”目标
在制度完善层面,中国提出 “清爽(Clarification)、融贯(Harmonization)、精简(Simplification)” 的立法方向,推动法规体系简洁高效,降低企业合规成本157。
二、制度实践:全流程风险治理与分级分类监管
动态风险治理框架升级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将风险拓展为 技术内生安全、应用安全、应用衍生安全 三层维度,新增“应用衍生风险”类别(如伦理与社会影响)7。
建立 “场景-智能水平-规模”分级模型,实现差异化管控78。
全生命周期监管创新
覆盖研发、部署、运行、使用四阶段,例如要求二次开发进行安全审计7,并通过 “人工智能服务可追溯”制度 强化责任归属8。
三、国际合作:推动普惠发展与能力共建
技术普惠与南方国家赋能
中国通过 “人工智能+”行动 共享技术成果,建立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开展技术培训与基础设施援助,弥合全球智能鸿沟3811。
多边治理平台构建
倡议成立 “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WAICO)”,推动形成跨国治理共识10。
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提出共建安全测评互认平台、联合实验室等13项举措810。
国际规则贡献
中国主导推动联合国通过 全球首份《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获143国联署9,并将 “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写入《上海宣言》49。
四、技术伦理:开源生态与科研诚信双轨并进
开源驱动技术民主化
中国开源社区(如DeepSeek)成为全球AI发展关键力量15,通过 开源豁免制度 降低技术门槛,促进跨国协作112。
强化伦理与科研规范
建立 科技伦理审查制度,要求研发者承担数据质量审核、算法偏见修正等责任79,并推动 生成式内容安全标准(如人工抽检过滤机制)79。
总结:中国智慧的全球价值
中国方案的核心在于 “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

区别于欧盟“权利驱动”或美国“产业竞争”模式,中国以 “发展导向”优先,兼顾风险防控78;
通过 “立法试验田”机制(如地方试点政策)积累经验,为全球提供敏捷治理范式17;
技术贡献上,中国大模型数量占全球36%,顶尖AI研究人员占比近50%,为治理实践奠定坚实基础911。
未来中国将持续通过 WAICO多边平台、开源技术共享及南方国家能力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普惠安全的国际公共产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