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贾敬丧礼,为何不见贾政?[7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贾敬丧礼,为何不见贾政?[7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4-24 15:57

不光贾敬的丧礼,还有除夕祭祖,你见到贾政了吗?
注意到“贾敬丧礼不见贾政”这个细节的,我相信,一定是认真读了书了。可惜,认真读的还只是片段。而《红楼梦》,是一个整体。

贾政为什么不在?第三十七回,“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出差外任去了。从时间上来说,“这年”,与前面叙事拉开了差距;从情节上来说,则是宝玉挨打之后不久——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都是在宝玉挨打的次日,三十六回“话说贾母自王夫人处回来,见宝玉一日好似一日”,伤势正在好转。第三十七回开篇就把贾政打发走了。

这一走,什么时候才回来?七十回“贾政书信到了”、“说六月中准进京等语”,可并没回来:“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糟蹋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去,至冬底方回。”又把归期推迟了半年。

但是,又没真等到“冬底方回”。到七十一回时,贾政已经回来了,“赐假一月在家歇息”、“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贾政最晚是七月底回来的。说是“冬底方回”,没有任何交代,就改到了七月底回来。这大概是写作过程中,因为删改而产生、没来得及弥补的漏洞。

好吧,贾政从三十七回就出差去了外地,七十一回才回来。那么,五十三回的“除夕祭宗祠”,五十四回的元宵家宴,六十三回的“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他怎么可能出场?古代又不是现在,高铁、飞机都没有的。

《红楼梦》残本八十回,作为男主父亲、荣国府当家人的贾政,为什么会在三十四回的篇幅、一大半的时间,都远离京城、不出现在故事中?
就是为了成全宝黛的爱情——不不不,我不是说,贾政是拆散宝黛爱情的凶手。

爱情,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里,是绝对的禁忌。贾母如此宠溺,也只能借着“姊妹”之情,给他们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的空间。还得一再把他们的年纪改小了,才能让大观园的男女混居变得合理。如果到了成年、或接近成年的时候,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宝玉住在女孩子们的大观园里。

而这一切,都是在贾政缺席的情况下。如果严厉的贾政在家,却没注意到、或者不管宝玉“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的现实,继续纵容“日夜一处”,那就太不合理了。而宝黛的爱情可不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类型,他们是要“朝朝暮暮”的。

作者让贾政外出几年、贾母溺爱不明、王夫人颟顸糊涂,才能让早熟的表兄妹,躲在伊甸园似的大观园里,培养他们珍贵的爱情。

日出印象 2025-04-24 21:53
作者让贾政外出几年、贾母溺爱不明、王夫人颟顸糊涂,才能让早熟的表兄妹,躲在伊甸园似的大观园里,培养他们珍贵的爱情

点题!

tshycef 2025-04-24 23:52
确实如此,贾政揍了一顿儿子后就出差了。

poli923 2025-04-25 10:13
还真是没回想过。贾政呢

姜谷粉丝 2025-04-27 17:27
贾敬丧礼为何不见贾政?
贾敬的丧礼上没有见到贾政,这一细节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红楼梦》的相关章节和背景信息。

贾政的外出
根据《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的描述,贾政在这一年被点了学差,需要出差外任。学差是指负责考察学校教育和地方学务的官员,这一职务要求贾政在外地履行职责,因此他无法返回家中参加贾敬的丧礼。

时间线分析
贾敬去世的时间点在第六十三回,而贾政的学差任务则是在第三十七回开始的。从时间线上来看,贾政在第三十七回被派遣外出,直到第七十回才返回京城。这意味着在贾敬去世期间,贾政确实不在家,这也解释了为何贾敬的丧礼上没有贾政的身影。

故事情节的安排
《红楼梦》的情节安排巧妙地利用了人物的缺席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贾政的缺席不仅合理地解释了他未能参加贾敬的丧礼,也为宝黛之间的爱情发展提供了空间。在贾政不在家的时间里,宝玉和黛玉得以有更多的机会相处,这种安排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结论
综上所述,贾敬丧礼上不见贾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贾政在外地执行学差任务,无法赶回家中参加丧礼。这一情节安排不仅符合故事的时间线,也巧妙地服务于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



查看完整版本: [-- 贾敬丧礼,为何不见贾政?[7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