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7-16 12:43 |

王阿姨今年62岁,患高血压已经十多年了。前几天她在菜市场买菜,顶着烈日走了不到20分钟,突然头晕眼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送到医院一查,血压飙到180/110mmHg,差点中风。 这不是个例。每年高温一来,医院急诊室里因为高血压失控送来的患者明显增多。很多人觉得“热出汗,血压会降”,但事实恰恰相反,高温天对高血压患者是极大的隐患。 宁可吃根雪糕,也别做这几件事。别小看这些细节,关键时刻能保命。

气温高时,人体出汗增多,血容量下降,容易导致血压不稳。但这并不意味着血压会持续降低。 脱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情绪波动等因素夹杂在一起,反而可能让血压突然飙升,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衰等危险。 尤其是老年人和控制不佳的患者,一旦血压突变,恢复难度大,后果更严重。 吃雪糕虽凉,至少能降温、补点水分、还带点热量。但下面这几件事,高温天千万别反复做。

第一,别频繁洗冷水澡 很多人一热就冲冷水澡,图个痛快。但骤冷刺激会让血管迅速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特别是早上或晚上刚起床、刚运动完,此时血管状态不稳定,冷水一冲,血压瞬间失控。 建议用温水洗澡,水温控制在35~37℃,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洗完马上擦干、穿衣,避免受凉。 第二,别频繁出门溜达 很多老人有晨练习惯,早上五六点就出门。但夏天凌晨气温并不低,空气湿度大、含氧量低,容易引发心慌、乏力。

日晒强烈时,紫外线和热辐射会让血压波动更剧烈。研究发现,高温暴露超过30分钟,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上升近20%。 建议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紫外线最强。需要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穿浅色衣服、戴帽子,随身携带水和药物。 第三,别反复测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一热就紧张,一天恨不得测五六次血压。 频繁测量不仅增加心理负担,还可能引发焦虑性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正确做法是:每天测两次,早晚各一次,固定时间测,保持平静状态,每次测量前休息5分钟。

第四,别频繁用利尿剂降压 有些人觉得天热出汗多,血压低了,干脆减少药量或干脆停药;另一些人则因为吃咸了,血压飙升,又私自加药,尤其是利尿剂。 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利尿剂让身体排钠排水,但高温天气已经在“脱水”了,再加药,很容易诱发低钾、低钠、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猝死。 任何药物调整都要遵医嘱,不能凭自己感觉“吃多吃少”。

一是脱水。每天至少补水1500ml,但不要一次喝太多,建议少量多次,每次200ml左右。 二是情绪激动。热天容易烦躁,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交感神经兴奋性,诱发血压飙升。 三是睡眠紊乱。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晚上开空调刷手机,睡得晚、睡不好。睡眠不足不仅让血压升高,还会增加心率变异性,增加突发事件风险。 别小看一个夏天,高血压患者如果管不好自己,三个月下来,心脏、血管、肾脏都可能“伤筋动骨”。 高温天建议:

规律吃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 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不宜太低; 多吃绿叶蔬菜、豆类、低脂奶制品,少油少盐; 避免剧烈运动,改为室内舒缓活动; 保持情绪平稳,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吃雪糕不是鼓励大家猛吃冰的,而是想提醒:高温下“降温”比“忍热”更重要。吃点冷饮,能暂时缓解热感,减少身体应激反应,对血压反而有帮助。 当然,要适量,选择低糖、低脂、低钠的冰品,每次不超过100克,最好在饭后1小时吃,避免空腹刺激胃肠。 高血压不是夏天的专属问题,但高温会让它变得更危险。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应对方法,哪怕天气再热,也能把血压稳稳控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