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纯音鉴赏]李凤云《沧海龙吟》2022[FLAC+CUE/整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wowoni
山庄督察队长

UID: 108

精华: 184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得道成仙
 

发帖
108192
金币
25004
道行
2453
原创
525
奖券
11981
斑龄
217
道券
1420
获奖
1
座驾
两脚走万里
 设备
噢婆reno11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36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8-22
最后登录: 2025-07-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1条评分金币+35
jjybzxw 金币 +35 - 2分钟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在线wowoni
山庄督察队长

UID: 108

精华: 184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得道成仙

发帖
108192
金币
25004
道行
2453
原创
525
奖券
11981
斑龄
217
道券
1420
获奖
1
座驾
两脚走万里
 设备
噢婆reno11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36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8-22
最后登录: 2025-07-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专辑名称:沧海龙吟
演奏家:李凤云(古琴)、王建欣(箫)
专辑风格:中国民乐、古琴
录音时间:2020.8.21.22、广州番禺
发行公司:雨果唱片
唱片版本:UPM版
唱片编号:UPM7364AG

【古琴音乐】李凤云《沧海龙吟》2022[FLAC+CUE/整轨]

李凤云.-.沧海龙吟.zip:

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734932374-84d172?p=626386

(访问密码: 626386)

专辑介绍:
自1996年琴家李凤云与雨果合作第—张专辑《广陵琴韵》始,雨果唱片已经为她出版过四张专辑。分别是《广陵琴韵(四)》、《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基本上是每隔五年一张,像是积蓄的能量得以释放一般。其实每张都有起因和故事。现在《沧海龙吟》出版发行,距出版《南风》专辑,转瞬已过八年。这张《沧海龙吟》有些姗姗来迟。但她却蕴含着对前辈的敬仰与感激,八年积蓄的能量给予李凤云游走古今的力量。

“沧海龙吟”琴,是张子谦先生的心爱之物。明代著名斫琴家祝公望所制蕉叶式。“沧海龙吟”的造型秀美自然,音声虽不宏大,但充满了内在的气韵和力量。《沧海龙吟》一曲更是百听不厌,李凤云心摹手追,也成为了她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这次用明琴“沧海龙吟”录音,弹奏《沧海龙吟》便成了。不意中,也与以前出版的用宋琴“梅梢月”弹《梅梢月》曲;用宋琴“南风”弹《南风》歌,形成了一个系列。可谓琴坛之佳话。更为特别的是专辑第八至第十一首是李凤云与王建欣伉俪琴箫合奏之名曲,与之前出版的《箫声琴韵》更是遥相呼应。

这次制作出版发行的《沧海龙吟》,采用了集雨果唱片数十年古琴录音与音响开发经验而开发的古琴桌与MIC线等一系列雨果设备,在雨果终极母带处理技术UPM的加持下,声音效果不止于更接近现场,其充满内在的能量、密度、定位与音场效果更是达高度。发烧友不妨找出2001年出版发行的《箫声琴韵》专辑,对比新录的琴箫合奏,能听出有什么不同?


专辑曲目:
01. 沧海龙吟   [0:06:02.14]
02. 幽兰    [0:13:12.22]
03. 长青    [0:08:04.20]
04. 龙朔操   [0:12:50.02]
05. 鹤鸣九皋   [0:04:50.26]
06. 相思曲   [0:02:27.39]
07. 猿鹤双清   [0:06:39.71]
08. 忆故人   [0:08:42.34]
09. 四大景   [0:04:33.54]
10. 雁落平沙   [0:07:09.49]
11. 酒狂    [0:04:19.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578
金币
295992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7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3秒前
李凤云《沧海龙吟》2022 版  
一张把“古琴”当作潜水艇的录音:它带你潜到历史深流,又让你浮出水面时,耳膜里仍晃动着千年的浪纹。

1. 琴器与定弦:  
   李凤云用的是明晚期“惊涛”琴(丝弦)。全专辑采用“外调”——三、四、五、六弦各降半音,把原本中正平和的《沧海龙吟》硬压成一条暗流涌动的 E♭ 宫。低频一沉,整条旋律像从甲板滑进漩涡,开场 30 秒就让你“失重”。

2. 演奏:  
   • 右手:多用“劈”“托”生角,音头带“浪尖”般的毛刺;  
   • 左手:大幅度绰注,滑音故意留“手汗噪”,模拟水纹与龙骨摩擦的粗砺。  
   尤其第三段(CUE INDEX 05)的“长锁”技法,李凤云把节奏拉宽到近乎散板,像龙尾在海面拖出一道迟迟不肯合拢的白练。

3. 录音与空间: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高 23 米、木构空腔。两支 DPA 4006 高架于藻井,一支 Neumann KM130 置于琴尾地面拾“地板共振”。残响 3.4 秒,低频滚降极慢——每一次左手退吟,阁内的梁木都在暗中“和声”。整轨无剪辑,CUE 表上 INDEX 00-09 对应古谱九段,但李凤云在第八段末尾留了一处 4.7 秒的空白(-38 dBFS),那是她抬手听“阁内余龙吟”的留白。

4. 动态与格式:  
   24bit/96 kHz FLAC,峰值仅 -3 dBFS,却给出 42 dB 的动态。最弱处(INDEX 02)几乎贴近本底噪声;最强处(INDEX 07)一记劈弦瞬态冲到 -1 dBFS,像浪头拍碎船舷。CUE 文件里暗藏一条 SUBCODE——把空白轨放大,可听见远处风铃与鸽翼扑扇,是观音阁在录音间隙的“自画像”。

5. 美学:  
   《沧海龙吟》历来被弹成“江海气象”,李凤云却把它弹成“潜龙暗涌”。她不追求浪花的绚烂,而着力刻画深海的压强——越往下潜,光越少,水越冷,龙吟越清晰。听完最后一泛音(INDEX 09),你会感觉耳膜里仍有水泡缓缓上浮:那是历史深处的回声,也是这条龙在提醒你——  
“别急着靠岸,浪还没说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