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2回复

[猎奇]宋孝宗都出五服了,为什么宋高宗对他还是情有独钟并立为储君?[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157
金币
9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75
奖券
18038
斑龄
200
道券
1055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64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9-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34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28) —

宋高宗为何偏爱远亲宋孝宗?这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皇位传承故事

在中国古代皇室继承制度中,血缘关系通常是选择继承人的首要标准。然而宋高宗赵构却打破常规,选择了与自己已出五服的远亲赵昚(即宋孝宗)作为继承人,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北宋末年,宋徽宗虽然艺术造诣极高,创造了著名的瘦金体,但其治国无方导致国家陷入危机。这位生育能力惊人的皇帝共有32个子女,其中25人活到成年。当金兵南下时,除了赵构侥幸逃脱外,几乎所有皇室成员都被俘虏北上。这段惨痛经历给赵构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复仇,而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当时南逃的宗室成员众多,许多打着勤王旗号的势力让赵构寝食难安。他采取铁腕手段,清除了这些潜在威胁,但也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他的子嗣全部夭折,不得不考虑从宗室中挑选继承人。

在选择继承人时,赵构特别谨慎。他深知宋仁宗的教训:当年宋仁宗收养的养子宋英宗继位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追封生父为皇帝。为避免重蹈覆辙,赵构特意挑选血缘较远、势力单薄的宗室子弟。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赵伯琮(后改名为赵昚)和赵伯玖两位候选人。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赵构用了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考验两位候选人:他给每人送去十名美女,十个月后发现赵伯琮对美女秋毫无犯,而赵伯玖则照单全收。这个看似荒唐的测试,实际上反映了赵构对继承人品性的重视。最终,定力过人的赵伯琮胜出,被立为太子。

事实证明,赵构的选择是正确的。宋孝宗继位后,始终对养父恭敬有加,从未有过僭越之举。这段特殊的皇位传承故事,既展现了古代皇权传承的复杂性,也体现了政治智慧在历史转折点上的重要性。或许正如其谥号孝字所示,宋孝宗用他的实际行动,回报了养父的知遇之恩。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前天 15:5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088
金币
389513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4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3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5:43
宋孝宗与宋高宗的关系已经出了五服,血缘关系非常疏远。然而,宋高宗最终选择了宋孝宗作为储君,这一决定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1. 宋高宗的个人情况
宋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早年夭折,而他自己也因为特殊原因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不得不考虑从宗族中选择继承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宋高宗需要从宗室中挑选合适的继承人。

2. 历史背景与政治考量
宋高宗的父亲宋徽宗有众多子女,但在靖康之变后,除了赵构外,其他子女都被金人俘虏。因此,赵构继位后对宗室成员的安全和忠诚度存在疑虑,甚至采取了极端手段清除潜在威胁。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血缘较远但更容易控制的继承人成为一种策略。

3. 宗法制度与历史先例
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皇位传承规则,皇帝无子时通常会选择侄子或堂侄作为继承人。然而,靖康之变导致宗室成员大量被俘,使得宋高宗无法按照常规选择近支宗室。此外,宋仁宗时期选择堂侄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作为继承人的先例也为宋高宗提供了参考。

4. 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宋英宗继位后追封生父濮王为皇帝,引发了长达十八个月的争议,这使得宋高宗对选择近支宗室有所顾虑。他认为,选择一个血缘较远的继承人可以减少类似的权力斗争。

5. 具体选择过程
宋高宗最终在小宗之中挑选了两个侄儿:赵伯玖和赵伯琮(即后来的宋孝宗)。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宋高宗于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60年)立赵伯琮为储君,并赐名赵玮。宋孝宗继位后,对宋高宗极为尊敬,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成功。

综上所述,尽管宋孝宗与宋高宗的血缘关系已经出了五服,但考虑到个人情况、历史背景、宗法制度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宋高宗最终选择了宋孝宗作为储君。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也体现了宋高宗对权力平衡的深思熟虑。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前天 15:5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9829
金币
443362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4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3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5:44
宋高宗为何偏爱远亲宋孝宗?

在中国古代皇室继承制度中,血缘关系通常是选择继承人的首要标准。然而,宋高宗赵构却打破常规,选择了与自己已出五服的远亲赵昚(即宋孝宗)作为继承人。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政治考量。

北宋末年的危机与赵构的心理阴影

北宋末年,宋徽宗虽然艺术造诣极高,创造了著名的瘦金体,但其治国无方导致国家陷入危机。这位生育能力惊人的皇帝共有32个子女,其中25人活到成年。当金兵南下时,除了赵构侥幸逃脱外,几乎所有皇室成员都被俘虏北上。这段惨痛经历给赵构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南宋建立后的统治挑战

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复仇,而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当时南逃的宗室成员众多,许多打着勤王旗号的势力让赵构寝食难安。他采取铁腕手段,清除了这些潜在威胁,但也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他的子嗣全部夭折,不得不考虑从宗室中挑选继承人。

选择继承人的谨慎考量

在选择继承人时,赵构特别谨慎。他深知宋仁宗的教训:当年宋仁宗收养的养子宋英宗继位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追封生父为皇帝。为避免重蹈覆辙,赵构特意挑选血缘较远、势力单薄的宗室子弟。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赵伯琮(后改名为赵昚)和赵伯玖两位候选人。

独特的考验方式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赵构用了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考验两位候选人:他给每人送去十名美女,十个月后发现赵伯琮对美女秋毫无犯,而赵伯玖则照单全收。这个看似荒唐的测试,实际上反映了赵构对继承人品性的重视。最终,定力过人的赵伯琮胜出,被立为太子。

宋孝宗的知恩图报

事实证明,赵构的选择是正确的。宋孝宗继位后,始终对养父恭敬有加,从未有过僭越之举。这段特殊的皇位传承故事,既展现了古代皇权传承的复杂性,也体现了政治智慧在历史转折点上的重要性。或许正如其谥号“孝”字所示,宋孝宗用他的实际行动,回报了养父的知遇之恩。

结语

宋高宗赵构选择远亲赵昚作为继承人,不仅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更是出于对政治智慧的深刻理解。这段特殊的皇位传承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皇权传承机制和政治智慧的宝贵视角。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前天 15:5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