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生,55岁,几乎每年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过去几年里,他的肾功能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医生也曾建议他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尤其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
然而,最近的一次体检结果却让他有些惊讶,他的肾功能出现了轻度下降,尽管他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王先生回想起自己的日常饮水习惯,他几乎每天都喝上好几瓶矿泉水,特别是在工作压力大、疲惫不堪的时候,总是想通过大量饮水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他认为“多喝水有益健康”,并且每次总是会喝大量水来排毒,甚至认为这样能帮助清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然而,医生告诉他,过量的水分摄入,尤其是某些类型的水,可能会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甚至增加尿毒症的风险。

这种“喝水过量”的现象,可能是许多人都忽略的健康隐患。那么,究竟是哪4种水,对肾脏构成了威胁?
尿毒症,又称为终末期肾病,是指由于长期的肾脏功能衰退,导致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最终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尿毒症患者通常需要透析治疗,甚至进行肾脏移植。
其原因多样,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肾结石等,而肾脏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健康的肾脏来说,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毫无节制地喝水。
水分的摄入与肾脏的代谢能力直接相关,过量的水分会增加肾脏的过滤负担,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首先,含矿物质较多的矿泉水。矿泉水通常富含钙、镁、钠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如果肾功能受到影响,过多的矿物质进入体内,可能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反而增加了肾脏的排泄负担。长期饮用过量矿泉水,可能会导致肾脏超负荷工作,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肾脏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这种负担可能会导致水肿、高血压等问题。过多的钠会引发水钠潴留,进而导致体内积水,增加肾脏的过滤压力,使得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专家建议,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适量饮用矿泉水没有问题,但若是肾脏已有异常,应该选择低矿物质水,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水量。

其次,高钠饮用水。钠是维持体内水盐平衡的重要矿物质,但如果摄入过多,体内的钠离子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水潴留,进而增加肾脏的负担。
高钠饮用水会使得肾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将多余的钠排出体外,从而加速肾脏功能的衰退。
对于那些已有肾脏问题的患者,饮用高钠水尤其需要谨慎。
尤其是在高血压患者中,钠的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进一步加剧肾脏的损伤。医生通常会建议这类患者避免饮用含钠过多的水源,尽量选择低钠或无钠的饮品。
第三,自来水中的氯化物。自来水是经过处理后供给民众的水源,通常会加入氯化物以消毒。
但一些研究表明,氯化物残留对肾脏的长期健康可能产生潜在威胁。虽然人体能够代谢大部分氯化物,但长期饮用含氯过多的水,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

实际上,氯化物过量的危害并非一时就能显现,长期积累可能会导致体内毒素的积聚,甚至影响肾脏排毒功能。
此外,饮用自来水时,有时水中的其他污染物质也可能带来隐患,因此,定期清理家中的水管并使用过滤器,能有效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潜在危害。
最后,纯净水与蒸馏水。纯净水和蒸馏水由于经过多次过滤处理,几乎不含任何矿物质。
虽然它们清洁无污染,但如果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电解质不平衡,特别是钠、钾、钙等矿物质的缺失。
虽然纯净水和蒸馏水对肾脏的直接负担较小,但过量饮用可能影响体内矿物质的正常比例,从而影响身体的各项功能。

尤其是对于长期依赖这些水源的人群,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电解质失衡的症状。虽然短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影响不大,但在长期饮用时,还是应该考虑适量补充矿物质,避免电解质紊乱。
事实上,肾脏的健康与我们的饮水习惯密切相关。合理饮水不仅能帮助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还能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而过量饮水,尤其是选择不当的水源,可能对肾脏产生长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调整饮水量。
对于那些已经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医生通常建议根据病情和体重,计算每日的饮水量。
避免一次性饮用过量的水,并尽量选择低矿物质、低钠的水源。此外,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了解自己肾脏的健康状况,也有助于及时调整饮水习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健康的饮水方式不仅仅是多喝水,还需要关注水的质量和种类。即便肾脏功能良好,也需要注意水源的选择和饮水的适量。健康,其实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细节中,特别是饮水习惯的科学管理。
今天开始,调整自己的饮水方式,关注水质、合理饮水,给肾脏更好的保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尿毒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症状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丁春花;王德琴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08-15
